找到相关内容333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有关“法住智”与“涅槃智”的精彩回应

    的禅法系统,二者将“法住智”放在十六观智其中的哪一个位阶,也是不相同的。所以后来有人用这点来大作文章,把重点放在“到底哪一个观智是‘法住智’?”而以某一特定见解的孤例来批评导师对于“法住智”的解释是...缘起相;经论义解与导师重视的,就是观察这十二“缘起”法相。而当“法住智”现前时,是观智的直观,是可以做到“但见缘起,不见于我”的,这是转凡成圣的重要关键。  谈到这里,您刚刚也说,导师提到:“闻思”也是...

    性广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33457496.html
  • 内观智慧禅 (Vipassana )

    ,这种直下体验无常的智慧称为“无常观智”。   苦有三种:   1. 身心苦苦──坐了太久,身体疼痛是身苦;坐久了没有成绩而沮丧是为心苦。   2. 坏(灭)苦:──因为执著喜欢的感受,一...修习智慧禅上,观力和定力互为增长。   智慧的进展次第即“十六观智”:身心名色分别智;名色关系缘智;三法印智(即法住 智);弱的生灭随观智及成熟的生灭随观智;5.坏灭随观智;……11.(见空性后的)...

    Sujiva禅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1250579063.html
  • 无上的布施

    maggabana)及须陀洹果智(sotapatti-phala-bana)而了解四圣谛,那幺此观智将帮助他脱离四恶道(apaya),此结果是绝佳的。那些疏忽于行善的众生通常徘徊在四恶道中,四恶道如同他们的...道智(anagami-maggabana)及阿那含果智(anagami-phalabana)而了解四圣谛,此观智将帮助他超越十一层欲界,他确定只会投生于梵天界,不会再回到欲界。梵天界的快乐远超过欲界的...

    缅甸毛淡棉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0266645.html
  • 上座部佛教止观禅法

    首先必须严持戒律,在戒清净的基础上修习止禅业处,拥有某种程度的定力后再转修观禅业处,次第成就七清净及十六观智,乃至断除烦恼、现证涅槃。   二、修习止观的必要性  (一)四种根基   佛陀依据...必须以同样的方式逐渐地向过去辨识到以前第二世、第三世、第四世……。如此尽能力辨识过去多世。   藉着辨识过去世因果而培育起观智的力量之后,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辨识未来世的因果。禅修者将看到还会变化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95454242.html
  • 种种魔境之对治

    观智的人,都要学习观法空性,观一切法空,才能解脱。修行是有次第的、有渐次的,故第一阶段不要先修有为法,能把心用舍去,要学习无为法,无为才能自在。   《金刚经》里面这一句是修空观智最重要的话,不管是有相、无相,不管是真的、假的,这些相在初修空观智的时候,不管因缘或者不是因缘所幻化的,都是要观成虚幻不实在的。如果能够看诸相(有相)变成一种无相观,这诸相非相就是了空诸法;不是没有法,是有法在,但我们...

    佚名

    |对治|防魔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4/1047312530.html
  • 《次第禅门》与《清净道论》禅学观点释疑

    所缘为“四十业处”,以修四禅八定;说慧学则将所有三处、缘起等所缘皆纳入修学次第,以求循序渐进,完成“五清净、十六阶”观智。  而《次第禅门》对于禅法的整理,较属于“定慧等持”的方式,如此,则可知《次第...的力势较强;在修习出世间慧——观无常、无我等观智——时,若修行者的定力强,则将以导向出世间的定——正定力——而作观,其时则“观”的力势较强;若不依根本定(四禅以上)力,而是从散心位上起观,则将有“随顺...

    释性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2647482.html
  • 〈问与答〉(班迪达禅修中心)by Hla Myint Kyaw

    的效益,我是深信不移的。以腹部起伏作为根本业处,正念观照当下生起的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及念头,持续不断地保持正念,不受妄想、想像干扰,这样就足以亲自了知名、色,及其因果关系,乃至证得更高的观智。我自己就曾使用这个方法,密集禅修过。   缅甸国内、外,有数以万计的禅修者,也同样是以观照腹部起伏的方法来禅修,而且有很多人依此而证得了高阶的观智。现在,就有近九十位的外国禅修者正在运用马哈希尊者的方法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5449294.html
  • 试释“如意”

    造金字《般若》,命师(智顗)代讲。唯“三三昧”及“三观智”,用以咨审,余悉自裁。南岳手持如意,临席赞之曰:“可谓法付法臣,法王无事”。  《佛祖统纪》卷六《智顗传》  需要进一步探究的是,如意的形制,...

    觉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1149337.html
  • 佛教心髓:刹那定、近行定、安止定之修习

    纯粹内观身心先产生近分定力,然后进行对于身心观察,而如此修行解脱。  所谓刹那定,即由于定力及内观修力,对于身心生灭刹那刹那渐渐能够明晰,如此构成内观智。以导致解脱。也就是以上所叙述的内观的另一个视角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250956395.html
  • 大唐神都青龙寺故三朝国师灌顶阿阇梨惠果和尚之碑

    一身。若行若坐,道场即变;在眠在觉,观智不离。是以与朝日而惊长眠,将春雷以拔久蛰。我师之禅智,妙用在此乎?示荣贵导荣贵,现有疾待有疾,应病投药,悲迷指南。  常告门徒曰:「人之贵者,不过国王;法之最者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30362164.html